钱柜登陆,钱柜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22M/2024-255169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其他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 公开日期: 2024-05-27
主办单位: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70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11-1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薛国琴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衷心感谢对我市产城融合发展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我委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滨海新区管委会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前阶段工作

城市与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两大引擎”,各类平台既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在产城融合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加快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是推进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城市空间优化布局。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高能级战略平台建设,制定实施《关于全市域建设高能级战略平台的指导意见》,构建“2(2)+6+N”开发区(园区)平台体系,提出在全省率先建设形成一批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突出、高端要素集聚、绿色低碳循环、产城深度融合、体制机制顺活的高能级战略平台目标。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出构建“市级中心城市一县级中心城市一重点城市组团一重点镇—一般镇”五级市域城镇体系,对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布局进行优化,构建“中央活力区-活力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的四级公共中心体系,重点布局城市社区和乡镇社区15分钟生活圈,促进人居品质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

(二)产业平台提能升级。滨海新区2023年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七大新区第一,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完成规划布局,加快融杭道路、产业园区、地铁TOD等基础设施建设。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考评均在全省前列,诸暨、嵊州、新昌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诸暨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链式发展、势头良好,嵊州、新昌联合申报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三)融合板块示范引领。镜湖高铁站前片区TOD综合体加快建设,滨海马海区块打造“泛半导体+”产业为主体的“绍芯谷”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入选“城市更新”省级试点;集成电路(皋埠)产业平台区块引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绍兴校区并实现首批师生入驻,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医院项目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平台公共服务品质跃升。临空示范区发挥融杭区位优势,打造杭绍临空人才合作创新区,发布光电信息产业“创十二条”人才专项政策。上虞打造曹娥江一江两岸、未来城等重点平台。诸暨山下湖珍珠小镇营造电商新风口吸引外来人口,嵊州、新昌打造高铁新城、东门如城等城市更新样板。

(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龄友好城市”决策部署,连续多年将养老、托育、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考核评价全省领先。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域全覆盖,市妇保院新院等建成投用。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在产业人才集聚区、产城融合区、制造业集中区等区域重点筹建,越城区快阁苑社区列入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开展古城全域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增点扩面、城镇社区专项体检等行动,入选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在全国率先发布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导则,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做法在全省推广,出台全省首个“一老一小”综合体建设指南、托育机构等级评定实施办法和等级评定标准。

二、下一步计划

提案中关于产城融合下阶段的工作建议,正是我们谋划推进的重点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同步推进“产”的升级、“城”的提质、“人”的集聚、“文”的塑造,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市域范例。

(一)以产聚人、以人促产,进一步提升人口吸引力。全域开展“全龄友好社会”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等,形成“生育放心、儿童开心、青年倾心、中年舒心、老年安心”的友好环境。深入推进“名士之乡”英才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加快滨海新区、杭绍临空、诸暨“海归小镇”等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专业人才与“2+6”平台精准配给。推动开发区(园区)从“功能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消费场景、商业场景有机融合,建设一批集生产空间、商业街区、生活社区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社区,以“新基建”“微基建”完善开发区(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市政生活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布局优质教育、医疗、文化、康养中心。

(二)以城留人、以人兴城,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放大提升开放性牵引作用,构建“市域一体协同、全域深度开放”的发展格局,加快越城、柯桥、上虞交界区域融合发展,推动地铁TOD地下空间流量“变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实施打造最清洁城市“410行动”,优化现代城市功能要素配置,推动城市国际化和“young改造”,构建人文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等未来城市新场景。突出绍兴“东方水城”与杭州“世界名城”、宁波“国际港城”的联动,抓住“产业强链”“创新强核”“交通成网”“空间成片”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着力点,深化融杭联甬接沪,加速滨海新区、柯桥经开区、杭州湾经开区与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联动发展,引导诸暨、嵊州和新昌深度融入杭州、宁波都市圈,推动毗邻区域高水平融合发展,打造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诸暨G60创新港等示范平台,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构建“市域30分钟、杭甬30分钟、上海60分钟”交通圈。

(三)以产强城、以城促产,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统筹抓好经典产业传承振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速壮大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积极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加快新质生产力布局,超前谋划氢能和储能、前沿新材料、空天开发、合成生物、人工智能、未来医疗、柔性电子等未来产业。强化“链主”企业招商、产业链精准招商,建设一批“链主”企业配套产业园,构建“链主”领航、“专精特新”协同发展的企业梯队,做大做强资本市场“绍兴板块”,打造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的“绍兴模式”。以开展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为契机,全面完成化工产业集聚提升,做好跨域整合“后半篇文章”,提升“2+6+N”平台体系效能,以创意产业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小微企业园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一批产业社区。

(四)以文塑城、以文兴产,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坚持把“历史+人文”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核心优势,聚焦黄酒、珍珠等经典产业,以文化、定制、品牌等元素,从产品设计、展示、生产、营销全链条推动产品服务化,打响“世界美酒产区”“中国黄酒之都”“国际珠宝中心”品牌。做实古城申遗基础文章,持续深化仓桥直街等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进一步打响古城保护利用的绍兴模式。持续提升文创大走廊和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发展能级,重点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大文章,坚持城水相依、河城共生,制定实施大运河绍兴段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做精浙东运河文化园、柯桥古镇、黄酒小镇、迎恩门-上大路特色街区、里直街运河街区、鉴湖里、孝德文化小镇、陆游故里等,打造文化保护传承为特色的共同富裕试验地。

产城融合是大文章,须久久为功。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产城融合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区域发展处  陈凯翔,0575-85143836。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7日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