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登陆,钱柜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225A/2024-25544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公开日期: 2024-09-0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绍市自然资规办〔2024〕23号

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充停车场所规划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11-26 10:4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各区、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局各处室单位: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和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规划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80号)和《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规划用地管理整治工作方案》(浙自然资函〔202437号)的精神,结合我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现就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规划用地管理、用地保障、电动自行车停放设施配置要求、强化规划用地管理措施等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完善规划管理标准。各地要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浙江省电动自行车停、充换场所建设技术导则》等有关停车场(库)设置规定,统筹考虑电动自行车的停放需求与安全便利的要求,因地制宜提出新建居住项目、既有老旧小区和利用周边公共空间等各类用地配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和充电设施的要求,相应管理标准可纳入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另行制定。

二、统筹布局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各地在编制各类相关专项规划时,要统筹布局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做好相关管控内容的逐级传导落实,在详细规划中允许适度设置混合用地,允许用地性质兼容;在各类相关专项规划的合规性审查中,要将电动自行车停放的相关要求纳入非机动车停放设施配套的审查内容;涉及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和人员密集型场所的规划选址时,合理保障电动自行车充停单独占地场所的用地空间。

三、严把新建项目规划审核关。各地在项目前期出具规划条件时,要依据《浙江省电动自行车停、充换场所建设技术导则》等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配建要求;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时,应邀请消防、公安、建设等相关部门、属地镇街参与审查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布局和充电设施配建数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对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配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的,不得通过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

四、简化改造类项目的规划审批流程。对利用既有公共停车场(含非机动车停车场地)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设备管理,无需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对土地权属清晰,建设单位利用住宅小区、工业企业、商业广场等既有项目内部公共空间增设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的,简化规划审批手续,按规定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现场踏勘;对联合审查的建设方案进行联合审查时,在符合消防等安全要求,不改变公共空间属性,征得周邻利害关系同意的前提下,可按照复合利用、功能兼容的原则合理安排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不受原项目规划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指标的制约,可对建设方案予以确认,无需办理规划许可证书。

五、支持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建设停放场所。对场地资源紧张、无固定充停场所或无电源条件的居住小区,具体可结合“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等相关专项规划或建设计划要求,依据具体工程实施路径,在优先保障行人步行通行功能、确保公共空间慢行品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存量空间,依法依规合理利用周边公共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商业区、广场周边等公共开放空间设置充停场所,并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管理范围。

六、其他工作要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要充分认识做好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门的职能作用,依法履职,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二是协同联动,完善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理清职责边界,细化责任分工,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不断提升规划用地政策举措的适配性,促进形成电动自行车长效管理机制。三是信息互通,强化监督。要根据省自然资源厅的要求,每月向市局相关处室,上报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的规划配建情况,由市局统一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备案,并同步抄送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在工作中发现风险隐患,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形成部门合力,共同完善安全隐患监管机制。

       


信息来源: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