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登陆,钱柜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文广旅游局(文物局) > 政务动态

新展来袭!大匠运斤——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名家作品展开展

发布日期:2024-04-15 10:06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4年4月11日,“大匠运斤——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名家作品展”在绍兴徐渭艺术馆开幕。该展是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浙江展区)专题学术特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浙江省博物馆、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绍兴博物馆 (徐渭艺术馆)、兰亭书法博物馆、绍兴市书法家协会执行承办。展期从4月11日至7月11日。

展览名称

大匠运斤新展来袭!大匠运斤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名家作品展

展览时间

4月11日-7月11日

展览地点

绍兴博物馆(徐渭艺术馆)

开放时间

9:00-16:00(周一闭馆)

该展览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指导下,遴选浙江省内28家文博单位的218件(组)文物,通过展示赵之琛、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马一浮、黄宾虹、沙孟海等48位名家精品之作,系统梳理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的脉络,阐释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是近年来国内罕见的、高水平的篆书篆刻艺术大展。

展览以《庄子》“大匠运斤”的成语为主题,比喻技艺精湛、娴熟高超已成大道的浙江近现代书法家、篆刻家,并阐释这个“道”就是浙江篆书篆刻的“文脉”。在第四十届兰亭书法节进行之时,与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浙江展区)同在绍兴展出,便于观众古今观照,通览文脉,俯察品类,感怀盛世。

赵之谦 篆书节录《潜夫论》四条屏

清同治十一年(1872) 纵173.5厘米 横71.0厘米

君匋艺术院 藏

明清时期的浙江一直是金石学的核心区域,西泠印社更有“天下第一社”的美誉,这使得浙江篆书、篆刻保持着“一体化”的创作态势,水乳交融,刀笔合一。近现代是浙江书法史上的高光时期,尤其是在篆书、篆刻方面更是风格鲜明、大匠辈出。他们多为饱学之士,在金石学、文字学、艺术等领域卓有建树,为篆书篆刻奠定了广博深厚的基础,引领了浙江文化艺术的美学方向,也为现当代书法篆刻发展树立了标杆。


徐三庚刻 墨海楼藏本 白文印

长3.4厘米 宽3.4厘米 高8.2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 藏

浙江篆书与篆刻之所以具有传衍不息的生命力,一方面是传统金石学的滋养,另一方面是浙江朴学的砥砺,更有对艺术的孜孜求索。本展览主要从这三大板块带领观众近距离领略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各臻其美的艺术格局。展出的书法、篆刻作品,均配有释文和赏析,方便观众获取充分的信息,增进对作品的理解。

清代书法的碑学以及金石学派的兴起,对浙江近现代书法篆刻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浙江朴学者往往兼长众学,经学训诂、史学考据、小学音韵、校勘辑佚、金石文字等综会博采,故近现代篆书篆刻大师们能够从秦瓦汉砖中领悟“篆”与“刻”之道,金石趣味成为这一时期浙江书法篆刻家追索的核心。

赵之琛、徐三庚、赵之谦取法钟鼎铭文,以铭文入书入印,“金石意味”浓郁;吴昌硕一生致力于猎碣书法的研习与探究,石鼓文成是其打通书法与篆刻的“钥匙”;黄宾虹以六国文字为核心,兼涉甲骨、金文、陶文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金文书风与印风,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作品有金石趣味,极大地拓展和引领了近现代篆书篆刻的审美和艺术风向。

“崇学重文”是浙江的文化传统。1904年,叶铭、吴隐、丁仁、王禔发起创办西泠印社于杭州孤山,保存金石、研究印学,提振了浙江篆书篆刻创作环境。

当时,浙江还涌现了一批热衷上古文字与国学研究的学者型篆书篆刻家,如“硕学通儒”沈曾植、甲骨文研究先驱罗振玉、经学大师章太炎、金石文字学家赵叔孺和马衡、国学泰斗马一浮等,故推动了浙江近现代篆书篆刻的“书”“刻”“学”三者合一的潮流。篆书篆刻家无不以饱学为标志,根植国学,拓广书意成为浙江篆书篆刻在近现代引领潮流的核心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浙江篆书篆刻进入了新的转型阶段。面对古今中西思想观念的激荡会通,以及巨大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人文观念和审美意趣的变迁,融合创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1963年,中国美术学院创设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史上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助推篆书篆刻创作的学科化和专业化之路。1982年,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坚持开放多元的工作思路,提倡学术与创作兼容并蓄,极大推动浙江篆书与篆刻发展。

这一时期的篆书篆刻家以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谭建丞、朱复戡、陈巨来、韩登安、方介堪、诸乐三、邹梦禅等为代表,他们一方面承继了诗、书、画、印一体的传统艺文之道,矢志担当起民族艺术道统传承的历史责任;一方面又在新的历史境遇中积极探索新时代、新社会的艺术创新表达。他们赓续传统,融合创新,开风气之先。

还有更多精彩展品

在徐渭艺术馆期待您的到来哦~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