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014T/2024-25108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 公开日期: | 2024-05-10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文字号: | 绍政办发〔2024〕11号 |
文件登记号: | ZJDC01-2024-0003 | 有效性: | 有效 |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为加快秸秆综合利用,严禁秸秆露天焚烧,经市政府同意,现就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标本兼治、科学还田、高效离田、科学焚烧的思路,推动秸秆治理疏堵结合,强化秸秆露天焚烧管控,优化综合利用结构,促进全量、全域、全程科学利用,推动秸秆综合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2024年,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管控责任体系,打造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新建、提升省级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8个,培育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企业6家,秸秆露天焚烧监控覆盖面持续提升,构建秸秆露天焚烧“1530”(1分钟发现、5分钟响应、30分钟扑灭)高效闭环处置机制,秸秆“五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离田利用率达到30%。到2027年,全面建成秸秆收储体系,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先行县1个以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秸秆“五化”离田利用率达到45%。
二、工作重点
(一)完善秸秆储运体系。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牵头、农户参与”原则,结合秸秆资源分布和合理收储半径,规划构建以省级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为龙头,区域性秸秆收储中心为主体、村级收储网点为基础、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拓展秸秆收储用功能为补充的县域秸秆收储体系,实现秸秆收储全覆盖。积极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化经纪人队伍,组织年度培训,鼓励跨区域联合作业,推动秸秆生产端与利用端有效对接。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就业,探索村企共建、利益共享的运营机制。探索秸秆换肥(物)、“秸秆+”等农户参与治理方式,提升农户秸秆自主收集率。
(二)拓展离田利用途径。支持建设省级秸秆综合利用先行县,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离田利用,探索可操作、能落地的利用模式和技术。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培优扶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较高、综合利用量大、服务带动力强的秸秆利用企业,打造高质量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壮大生物质颗粒燃料企业规模,鼓励热电联产企业合理利用秸秆,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支持秸秆生产生态板材、纤维原料、生物质炭等产业化发展,推动秸秆原料化利用;引导农牧对接,推广秸秆生物处理、青贮技术,推动秸秆饲料化利用;扩大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推动秸秆肥料化利用;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基质、花木基质、草坪基料,推广“水稻秸秆+砻糠覆盖”笋种植技术、秸秆茶园果园覆草技术等,推动秸秆基料化利用。
(三)提升科学还田水平。统筹布局秸秆还、离田结构,在宜机化且秸秆离田地区,全面推广机械低留茬(不高于15厘米)收割+深翻深耕等农机农艺;在宜机化但秸秆不离田地区,推广机械低留茬收割+机械化粉碎+配施腐熟剂+深翻深耕+灌水等农机农艺;在非宜机化地区,推广配施腐熟剂、田间堆沤腐熟等快速腐熟技术,提升还田质量。因地制宜推动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配套推动“灌水杀蛹”“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和土壤酸碱性改善措施应用,开展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价、耕地地力监测,改善种植环境。
(四)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引导鼓励秸秆利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支持秸秆“五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列入市、县科技项目。积极推广小型化、效率高的秸秆收集初加工设备,推广秸秆就地就近实现资源化转化的移动式装备;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农业机械,在中央、省补贴基础上,区、县(市)可实行地方定额追加补贴。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数字化应用,探索秸秆综合利用“一网通管”。
(五)强化禁烧巡查监管。进一步加强秸秆露天禁烧管控,在农收时节等易发生秸秆露天焚烧重点时段,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区、县(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加强“两路两侧”等重点区域日常巡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露天焚烧行为。发生污染天气时,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巡查力度。
(六)健全发现处置机制。区、县(市)政府要加快建设完善秸秆露天焚烧高位瞭望设施和监控平台,落实火点智能发现主体责任,运用高位瞭望、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实现数据贯通、信息共享,构建区域露天焚烧监管“一张网”,实现火点1分钟发现。加强“技防+人防”,依托基层治理“141”体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秸秆露天禁烧管控责任体系,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主体落实网格化管理,乡镇干部包村联户、网格员包干巡查,提升露天焚烧火点快速高效处置能力,实现“5分钟到达、30分钟扑灭”,有效遏制露天焚烧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公布露天焚烧问题突出的地区;区、县(市)要落实露天焚烧火点通报机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实现“曝光一起、警示一片”效果。
三、保障措施
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执法局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定期调度、会商、督导和通报秸秆综合利用治理工作情况。市级各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责,凝聚工作合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焚烧监管能力。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区、县(市)和乡镇(街道)要建立工作机制,确保落地落实。区、县(市)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重点支持科学还田、储用体系、主体培育、禁烧监管、宣传引导和技术支撑等工作。
本实施意见自2024年6月10日起施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