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登陆,钱柜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14T/2024-25275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公开日期: 2024-07-26
主题分类: 知识产权 发文字号: 绍政办发〔2024〕18号
有效性: 有效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7-26 16:58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绍兴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23日




绍兴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国知发保字〔2022〕27号)要求,结合绍兴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构建“能调不裁、能裁不诉”的“枫桥式”知识产权保护治理框架,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集成改革,全面完善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智保护”工作体系,引导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石,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知识产权保护“绍兴经验”。

二、建设目标

建设期满后,全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创造质量进一步提高、保护体系进一步健全、运用效果进一步凸显、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具有绍兴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示范区全面建成,知识产权保护综合实力和社会满意度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以上,每万人拥有著作权作品登记量居全省前3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年产值60亿元以上;行政裁决案件受理量50件/年以上,平均办案周期不高于50天;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上诉率低于5%,知识产权案件结收案比达到98%;知识产权调解组织达到200家,重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维权指导率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覆盖率达到100%;“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区、县(市)全覆盖,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不低于85分。


绍兴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主要量化目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23年底前基值

2025年底前目标值

1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5.93

≥20

2

每万人拥有著作权作品登记量

/

全省前三

3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年产值(亿元)

50.5

60

4

行政裁决案件受理量(件)

46

50

5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上诉率(%)

5.17

≤5

6

知识产权案件结收案比(%)

96

98

7

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家)

151

200

8

重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维权指导率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覆盖率(%)

100

100

9

“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个)

3

6

10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分)

84.16

85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整体部署

1.健全领导机制。市委市政府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专项推进机制,每年召开2次以上专题会议,听取并研究部署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统筹落实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

2.建立市县联动机制。结合各区、县(市)发展特色,聚焦越城集成电路、绍兴酒、柯桥花样纺织、诸暨时尚商品、新昌生物医药、上虞新材料、嵊州家用电器等重点产业,建立“市级统筹+区县落地”推进机制,打造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区域样板,形成“一地一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提升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整体能力。

(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

3.强化法治保障。完善法规体系,全面贯彻落实《绍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制定《绍兴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修订《绍兴黄酒保护和发展条例》,探索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的法治保障路径。加强政策研究和激励,制定《绍兴市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管理办法》《绍兴市加强新时代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的实施意见》《绍兴市枫桥式知识产权纠纷治理规范》《绍兴市知识产权人才评定办法》等政策制度。

4.健全司法保护体系。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模式,推进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高效运行。开展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试点,定期召开公检法联席会议,沟通交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实现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协同发力;以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推进行业合规,制定重点行业合规指引,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体系走深走实。

5.提升行政保护质效。开展市域、县域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建设,力争2家以上县域试点列入全国试点。规制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严厉打击滥用知识产权谋取不正当利益行为。组织开展“雷霆”“铁拳”等系列专项整治,加大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业的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通过风险研判,对出口到重点国家或地区的货物开展精准布控和查验。搭建知识产权警务保护架构,纳入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名录的企业达到120家以上,建立健全“知产警官”队伍,制定企业商业秘密犯罪防范工作机制及企业体检工作指引,全面畅通警企快速协作通道,强化企业侵权信息感知。

(三)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6.强化协同保护。与宁波知识产权法庭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对绍兴区域内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案件进行诉前分流,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建立总数不少于20名且行政司法共享的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队伍,推动行政司法执法标准统一。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和数据协查机制,对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和行政调处中可能引发批量维权和大量诉讼的情形,进行分析研判、及时预警。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协作联动机制,加快建成“行政引导、企业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商业秘密保护格局,争取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

7.深化转化运用。实施高校“沉睡专利”唤醒计划,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强化产学研服联动,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标志-产品-品牌-产业”绿色价值实现机制,引导涉农专利技术向县域和农业园区转移转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持续优化以质押融资、专利导航、托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知”工程,通过以点带面,推动知识产权质押普惠融资增量扩面。创新专利分级导航工作体系,围绕现代纺织产业,加快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紧扣产业分析和专利分析两条主线,推进专利信息与产业现状、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等信息深度融合,激发更多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精准的专利信息分析和成果运用,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落地。

8.提能服务供给。完善立体化、多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增值服务内容。对企业按服务需求进行分级分类辅导,缓解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不足和供需失衡的梗阻。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整合专利、商标、版权等政务服务要素,建立区、县(市)全覆盖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9.加强人才引育。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建立知识产权学院,培养不少于200名以上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引育知识产权人才1万人以上,支持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人才,参评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常态化开办“山會系列”知识产权研修班等活动,推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扩大、结构优化。

(四)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

10.优化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设置。加强市及区、县(市)知识产权部门管理建设,配强知识产权专业执法力量。建强知识产权部门支撑机构,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时尚产业等领域,新建并投入运行绍兴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诸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展柯桥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预审服务领域扩容,建成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越城分中心。积极争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处理权下放,为全市集成电路布图产业创新主体提供精准化、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11.优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构设置。建立司法“知产直通车”工作机制,常态开展知产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平台活动。依托巡回审判点、共享法庭、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联系点等,精准服务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建立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制度,全市“知产警官”队伍由13人扩充至20人以上。建立线上知识产权检察服务站点,知识产权检察服务站点设置区、县(市)全覆盖,实现“线上线下”“点线面”相结合的全链条打击和全方位保护。

(五)推进区域内对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

12.推进知识产权同等保护。加强与境外权利人的沟通渠道,定期组织开展与区域内、境内外行业协会、商会、社会团体等信息交流。建立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通报和应急机制,积极回应境内外权利人关切。依法严格保护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13.强化知识产权对外推介。以外经贸法律服务等活动为载体,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专题活动。贯彻落实《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标准,加强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聚焦《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加强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国际合作,推动“绍兴酒”通过各类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拓展海外市场。

(六)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

14.引导开展涉外知识产权布局。排摸重点外向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建立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海外布局专场培训,鼓励企业申请境外知识产权。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利用国际专利申请PCT体系、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体系、工业品外观设计海牙体系等途径,加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15.建立涉外纠纷应对指导体系。申报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绍兴分中心,加强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做好重点国家(地区)风险信息监测,及时发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建立国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服务机制,开展展前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发挥外办、侨办等海外资源优势,在东南亚等绍兴商品出口集中的国家(地区),布局知识产权海外公益服务机构。鼓励银行、保险等机构开展海外专利侵权责任险等知识产权海外保险业务,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应对能力。

四、重点工程

(一)打造知识产权“枫桥式”多元治理样板地。搭建“能调不裁、能裁不诉”的“枫桥式”知识产权纠纷治理体系框架,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和司法审判“优势互补、有机衔接”一体化运行的知识产权纠纷治理新模式。实现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县域全覆盖,建设袜业、纺织等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调解组织6家以上,设立区、县(市)重点园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点40个以上。健全知识产权人民调解专家库,将调解员职业覆盖面扩大至知识产权律师、代理人、技术专家、行业代表等。推进“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构建“互联网+ 纠纷化解”新模式,实现调解主体的有效协同、调解数据的相互融合以及“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打通司法与行政双向快捷通道,做到审判、裁决和调解无缝衔接,实现案件移交、受理、调解、司法确认等程序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最大限度将知识产权纠纷防范在源头、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二)打造知识产权民呼我为先行地。面向全市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化“山會知管”全链托管,以“三端两循环”为核心,构建企业、服务机构及政府间供需对接平台。梳理需求端口企业知识产权核心需求,完善智慧托管项目;提升供给端口服务机构全链条服务能力,引入高端服务机构落户;制定实施“山會知管”项目管理办法和标准,细化托管内容及奖惩机制,规范项目管理。对于内需型中小企业,重点通过知识产权贯标等基础管理服务项+专利许可、预警、微导航等个性化服务项,破解知识产权领域无部门、无人员、无投入的困境;对于基础较好的外向型企业,重点通过定向监测、指导开展FTO分析等手段,提高企业“出海”过程中的纠纷防控意识、应对能力,提供分层分类、精准精细、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样板。

(三)打造版权保护引领地。运用大数据分析、AI图像比对技术智能化手段,搭建全流程登记、一体化查重、云调解保护、花样资产化四大集成应用场景,实现花样版权登记、管理、维权全链条线上服务。建设“纺织花样知产”数据库,开展花样版权快速维权服务标准化试点。迭代升级“版权AI智审”,完善系统查重溯源、相似比对、创新比对等功能,外网溯源的数据库底池扩展至亿级以上。开发完善“版权AI智审”微信小程序,降低个人维权取证难度,防范恶意维权,向全国法院推广应用。强化中国轻纺城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专业市场高水平保护典范。

(四)打造地理标志融合发展示范地。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以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建设绍兴酒、茶叶等地理标志重点保护资源库。优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申请使用流程,建立并完善地理标志保护标准体系。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与运用促进工程的衔接,加快制定《绍兴老字号保护发展规定》,促进地理标志与“老字号”“非遗”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地理标志文旅项目。以“黄酒小镇”“中国黄酒博物馆”为基础,建设国内领先的地理标志保护文化走廊,打造产业展示基地、保护科教基地、文化传承基地,积极探索市场规范有序、产业发展有为、农民增收有感的乡村振兴图景。

五、进度安排

(一)2024年3—7月,制定《绍兴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召开示范区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分解示范区建设任务,明确时间表、责任单、任务书,有序推进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二)2024年7月—2026年1月,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三)2026年2月,全面总结示范区建设工作经验,梳理工作成效,做好验收评审答辩工作。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深入抓、成员单位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市知识产权局要牵头负责示范区建设整体协调推进工作,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负责推进本辖区范围内的示范区建设任务。市县两级严格按照建设方案,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二)加强评价激励。建立示范区建设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及时开展跟踪问效。强化示范区建设进度与质量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工作实施情况评估与交流,研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总结推广标志性成果。对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规定予以激励。

(三)加强资源保障。示范区建设期间,累计投入用于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经费2000万元左右,同步加大人才、技术等资源投入。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资金支持方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任务推进。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加大资金投入。

(四)加强宣传推广。加强知识产权重大活动的宣传策划,构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定期召开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大力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专利周、品牌日等知识产权宣传、展示、推广活动。发布年度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报告、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增强全民知识产权意识。


附件:绍兴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任务清单及责任分工


附件

绍兴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任务清单及责任分工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进度安排

1

依托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专项推进机制。

市政府办公室、市知识产权局

2024年8月前

2

打造高水平县域特色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各区、县(市)政府

持续推进

3

争取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示范区,高标准开展绍兴酒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

市知识产权局,

各区、县(市)政府

持续推进

4

制定《绍兴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

市知识产权局

2025年12月前

5

制定《绍兴老字号保护发展规定》。

市商务局

2025年12月前

6

制定《绍兴市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管理办法》《绍兴市加强新时代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的实施意见》《绍兴市枫桥式知识产权纠纷治理规范》《绍兴市知识产权人才评定办法》。

市知识产权局、

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2025年12月前

7

实施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模式,推进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高效运行。

有关司法机关

2025年12月前

8

建立线上知识产权检察服务站点,知识产权检察服务站点设置区、县(市)全覆盖。

有关司法机关

2025年12月前

9

优化以质押融资、专利导航、托管服务为主的“三知”工程。

市知识产权局

持续推进

10

设立市域、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3个以上。

市知识产权局、市司法局

持续推进

11

纳入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名录的企业达120家以上,拓展“知产警官”队伍由13人扩充至20人以上。

市公安局

2025年12月前

12

建立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制度,制定企业商业秘密犯罪防范工作机制及企业体检工作指引。

市公安局

2025年12月前

13

建立绍兴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设立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直通车,行政裁决案件平均办理周期进一步压减。

市知识产权局、市司法局

2024年12月前

14

制定实施智慧托管项目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项目管理。

市知识产权局

持续推进

15

建立行业性知识产权大数据监测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实施高校“沉睡专利”唤醒计划。

市知识产权局

持续推进

16

优化知识产权机构设置。

市委编办、市委宣传部、市知识产权局、市文广旅游局

2025年12月前

17

定期组织开展与区域内、国内外行业协会、商会、社会团体等信息交流。建立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通报和应急机制。

市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局

持续推进

18

排摸重点外向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建立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

市知识产权局

2025年12月前

19

鼓励银行、保险等机构开展海外专利侵权责任险等知识产权海外保险业务。

绍兴金融监管分局、市知识产权局

持续推进

20

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论坛,加强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绍兴酒”拓展海外市场。

市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局

持续推进

21

争取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绍兴分中心,加强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

市知识产权局

2025年12月前

22

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和知识产权诉裁、诉调对接。

市知识产权局,

各区、县(市)政府

持续推进

23

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品牌指导服务工作站点40个以上。

市知识产权局

2025年12月前

24

推进执法协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市知识产权局、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游局、绍兴海关

持续推进

25

争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处理及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

市知识产权局

2025年12月前

26

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学科建设。

市知识产权局

持续推进

27

建立行政司法共享的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队伍。

市知识产权局

2025年12月前

28

常态化开办“山會系列”知识产权活动。

市知识产权局

持续推进

29

争创世界知识产权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

市知识产权局

2025年12月前

30

建设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诸暨)、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越城),推进花样版权快速维权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柯桥)。

市知识产权局,

越城区、柯桥区、诸暨市政府

2025年12月前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