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管理

    商品市场

      【概况】 2013年,全市有商品交易市场413家,总成交额25739963.68万元,比2012年增长12.03%。其中,消费品市场351家,成交额14988239.68万元,同比增长14.59%。消费品市场中,消费品综合市场成交额1176305万元,同比增长11.82%;农副产品市场239家,成交额2926354.68万元,同比增长15.76%;工业消费品市场79家,成交额10885580万元,同比增长14.58%;农贸市场235家,成交额1354747.68万元,同比增长29.19%。生产资料市场60家,成交额10751724万元,同比增长8.65%。网上交易市场13家,同比增加2家,成交额6802562万元,同比增长123.81%。全市共有年成交额超1亿元市场60家,其中超100亿元市场8家,10亿~100亿元市场20家。全市共办结动产抵押登记1127件,担保主债权金额113.08亿元。

      【投入农贸市场改造资金3亿余元】 年内,全市投入农贸市场改造资金3013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300万元,社会资金24830万元,对39家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申报创建省文明示范市场32家。市财政安排2200万元用于市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其中1200万元用于支持“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10%用于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1000万元用于农贸市场改造、农产品流通领域及农贸市场考核等奖励补助。
      【全面促进商品市场提升发展】 年内,市工商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意见》,明确全市商品市场2013~2017年的五年发展目标,即政府通过落实政策扶持、资金奖补、部门推动等方式着力推进绍兴从市场大市向市场强市转型升级。指导浙江大唐轻纺袜业城、绍兴县裕民农贸市场等市场开展五星级市场创建工作,促进高星级市场可持续发展。至年底,全市共有三星级以上市场80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29家、三星级46家。指导开展诚信示范市场的申报工作,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和中国轻纺城获评国家级诚信示范市场。在年内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上,绍兴中国轻纺城、钱清中国轻纺原料城、诸暨华东国际珠宝等7家市场获“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百强”称号,其中绍兴中国轻纺城名列纺织服装类第1位,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名列电子及专业市场类第1位,钱清中国轻纺原料城名列纺织服装类第3位,绍兴市越州轻纺工贸园区市场名列纺织服装类第5位。此外,绍兴县网上轻纺城交易市场获“中国十大销售浙货网络市场”称号,轻纺城的“中国柯桥纺织指数”获“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商品市场指数”称号。
      【深入开展“红盾护农”农资专项整治行动】 年内,全市工商系统深入开展“红盾护农”农资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共检查各类农资批发点及商店2612户次,对232个批次的水稻、玉米、油菜、大小麦等农作物种子进行了种子留样备查封存,抽检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131个批次,其中农药75个批次、化肥56个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25个批次,其中农药15个批次、化肥10批次,涉案农药和化肥共228吨,查处立案30件,案值23.35万元,罚没款14.22万元,受理投诉17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59万元。同时,强化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抓好市场禽流感防控工作。明确市场举办方和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市场禽鸟销售索证索票及台账建立工作。开展毒生姜、假羊肉、毒豆芽等市场专项整治。迅速启动流通领域市场监管突发事件急预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全市商品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整治霸王条款】 年内,市工商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消费领域合同格式条款整治活动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消费领域合同格式条款整治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865人次,检查各类经营户2960家,约谈企业473次,检查合同3237个,发现问题合同164个,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58个,通过检查办理备案112个,帮助企业完善合同文本247个,发放行政建议书146份,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61份,立案查处55起,罚没款13.94万元。
      【全面开展拍卖活动网上备案工作】 年内,全市36家拍卖企业已全部开展网上备案工作,共办理网上拍卖备案1337件,网上备案率100%,涉及拍卖委托金额124.85亿元,拍卖成交金额30.83亿元。
      【认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00余家】 年内,全市共推荐并成功申报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24家,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25家、AA级90家,续展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55家、AA级114家。
      【指导签订各类农业订单410806份】 年内,全市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工商系统依托新农村服务站,将一批联结农户多、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和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作为“合同帮农”工作的重点对象。全市指导签订各类农业订单410806份,金额852803万元,涉及涉农企业4235家,签约农户413750户,调解涉农合同纠纷105件,涉及金额25万元。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指导农业重点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为土地流转提供土地政策、流转方式、信息传递、法律咨询等服务,推广示范合同文本,指导土地承包、流转等合同的签订。共指导签订土地流转合同44301份,面积9063公顷。(市工商局提供)

    人才市场

      【概况】 2013年,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4.81万名,其中硕士或副高以上高级人才2342名。市直共引进各类人才8512名,其中硕士或副高以上高级人才695名。市本级举办交流会60场,其中大型交流会23场(市外10场,市内13场),进场招聘单位共计3309家次,提供岗位52967个,进场人数6.3万余人次,达成意向25528人次。达成就业意向者中,按学历划分,博士123人次,硕士1215人次,本科9599人次,大专12583人次,中专(高中)2008人次。绍兴人才网新增注册会员单位675家,其中重点招聘单位120家,新增招聘岗位1.2万余个,新增网络求职人员3.9万余人次。通过“绍兴网上大学城”查询档案1600余人次,网上咨询500余人次。全年新增代理人数3630人,新增派遣单位25家,新增派遣人员1455人。进一步完善人才派遣移动10086业务,共开班18期,平均每期40人。
      【举办23次外(本)地人才交流活动】 年内,市人力社保局先后10次组团赴兰州、杭州、东阳、长春、宁波、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地招聘各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共计265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提供5822个中高层次人才岗位,3108人次达成意向。其中,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在兰州举办的“绍兴—兰州人才洽谈会暨‘绍兴网上大学城’省(市)高校引才兰州行”与在合肥举办的“绍兴—合肥人才洽谈会暨‘绍兴网上大学城’省(市)高校引才合肥行”活动效果尤为显著。开展外向型企业人才洽谈会、文化产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绍兴籍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一系列既有特色、又有影响的本地人才交流活动,全年市本级共举办各类本地大型人才交流会13场,举办“周六人才集市”37期,共有3044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47145个,达成意向22420人次。
      【开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调查】 年内,市人力社保局审批人才公寓67套。开展全市范围内的人才需求调查,调查企事业单位913家,统计得出全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12154个。发布《人才市场供求信息》12期。新吸纳人才市场会员单位18家,会员单位总数达95家。组织全市220家企事业单位人事经理赴杭州参加首届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博览会。
      【京沪绍兴籍硕博人才联络站启用】 为加强与各地高校绍兴籍硕博人才的联系沟通,同时为便利广大硕博人才回乡创业,市人力社保局在深化完善杭州联络站工作的基础上,于6月20日和10月19日正式建立上海、北京两地绍兴籍硕博士联络站。同时,在绍兴人才网开辟“绍兴籍硕博人才回归工程”专栏,为企业和硕博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加强绍兴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
      【建设微信平台“高校毕业生推荐园”】 12月中旬,市人力社保局建立“高校毕业生推荐园”微信服务平台,对高校毕业生进行重点推荐。微信推荐改变了以往企业被动选才模式,利用微信平台采集毕业生信息和发布招聘信息,用人单位经初步筛选后,再与求职者见面交流,增加了供求双方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至年底,已有540位毕业生参加就业推荐,100余位毕业生在网上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市人力社保局提供)

    人力资源市场

      【概况】 2013年,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接受求职登记379914人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141644人次,农村及外来劳动力238270人次;有78239家次的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就业岗位645188个次,介绍成功263294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97115人,农村及外来劳动力166179人。市区接受求职登记188127人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64569人次,农村及外来劳动力123558人次;有51191家次的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就业岗位319545个次,介绍成功132371人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42582人次,农村及外来劳动力89789人次。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繁荣,为企事业单位招用工提供了服务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
      【举办各类招聘会404场】 年内,全市举办各类招聘会404场,提供就业岗位37.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1.8万人次。以“就业大篷车”形式,组织847家企业深入13个乡镇(街道),送出就业岗位2.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722人次。(市人力社保局提供)

    文化市场

      【概况】 2013年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共有4305家。其中,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584家,歌舞娱乐场所223家(含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室109家,文艺表演团体119家,演出场所54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462家,印刷单位1146家,打字复印店354家,企业报108家,內刊45家,演出经纪机构6家,艺术品经营单位17家,电影发行放映单位27家,网络文化经营单位6家,广播电视35家,其他单位10家。
      【行政审批工作实施“三集中”】 年内,全市文广系统继续推进行政审批行政服务“三集中”工作。设有53个具体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服务事项,设有行政许可事项1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项、行政许可初审事项3项,执行上级审批事项30项,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服务事项6项。全年,共受理申请并办结事项848件,其中文化类142件、广电类177件、新闻出版类362件,其他167件。
      【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 年内,按照上级扫黄办部署,全市文广系统先后开展了三大专项行动。3月至6月,开展“净网”行动,以整治网络文学、网络游戏、音视频网站为重点;4月至10月,开展“清源”行动,以整顿印刷企业、反动出版传媒机构为重点;10月至12月,开展“秋风”行动,以整治内部资料性报刊、网络报刊为重点。至年底,市直共出动执法人员2265人次,出动检查933次,检查经营单位4842家次,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43家次,立案查处79件,办理简易程序案15件,取缔无证经营场所(摊点)59个,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书刊)12986张(盒、部、册),共办结并回复“12318”举报投诉电话21件、“12345”市长热线电话12件。
      【3家单位成为文化旅游示范场所试点单位】 年内,市文广局与市旅委共同开展文化市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确定绍兴讴歌台湾豆捞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绍兴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鲁迅电影城、绍兴市孑民演艺广场有限公司为文化旅游示范场所试点单位。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等级化管理】 年内,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管理,健全完善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市公安局与市文广局联合发文,对绍兴市网吧实行等级化管理制度。新的网吧管理制度规定:将全市网吧划分A、B、C、D四个等级,实行“量化考核、分级管理”;对网吧实行等级化管理,网吧等级可以升降,网吧等级及时上墙;公安、文化部门互相通报信息、建立协作机制,联合执法,并建立台账档案。
      【清查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 6月起,市统计局组织在全市开展文化产业单位清查工作,至11月底完成。12月3日,由市统计局所发《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单位清查结果的通报》表明: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16343家,其中法人单位6476家、个体经营户9638家、产业活动单位229家。统计部门将把已认定和新识别未入库的文化产业单位统一纳入统计数据库管理。
      【调整市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 6月26日,副市长丁晓燕召集市文广局、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法制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和越城区政府、区编委办、区文体旅游局等部门(单位)相关负责人,就市、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调整问题进行专题协调。会议决定:根据“属地管理、重心下移”的总要求,绍兴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主体由市一级执法主体调整为市、区二级执法主体。越城区恢复文化市场管理职责,恢复设置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该行政执法机构受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承担北海、府山、塔山、蕺山、城南5个街道和灵芝、东浦、鉴湖3个镇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职责。越城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的设置和编制,由越城区结合本地实际,按有关规定程序设置和配备,人员控制在12名以内。6月28日越城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成立。(马国兴)责任编辑 李登科